近年来,世界上一些知名企业产生了种种问题,似乎越来越频繁,影响越来越大。例如,近期日本丰田汽车因部分车型的零件存在问题而不得不大量召回,2008 年我国多种品牌的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“肾结石”,前几年美国某医药生产公司因药品成分问题而导致病人死亡,等等。从这些事件看出,“红海战略”还深深地扎根在这些企业中。
自迈克尔·波特的《竞争战略》和《竞争优势》两部理论战略管理专著问世后,“竞争”就成了战略管理领域的关键词。波特在分析五种竞争力的基础上,提出了成本领先、差异化和集中化三个基础,根本是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。由韩国的W·钱·金和美国的勒妮·莫博涅开创了蓝海战略,在蓝海战略理论体系中,所谓的“红海”战略就是指当前行业已经存在的饱和市场,其利润前景暗淡,恶性竞争此起彼伏。所谓“红海战略”,是指竞争的结果,是传统的竞争战略,是一种“血腥”的、你死我活的战略。红海战略拘泥于本行业、本战略群和现有客户,企业只是被动地适应;红海战略是零和博弈战略,企业和消费者的价值不但不能提高,反而降低。举例来说,近几年我国国内笔记本电脑价格从上万元往下跌落,利润空间越来越小,导致产品质量整体下降,使用寿命大大缩短。这不仅使消费者感到失望,也间接地影响到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利益。
我们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及对“红海战略”的分析了解到,这样的战略存在很大的隐患,不仅消费者有所损失,同时这些生产商和他们的代理商的利益都受会损失。
国际化的竞争中,即要节约生产成本,又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,并不断增强产品的功能,提高企业利润,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但如果继续这样竞争下去,任何产品都会存在质量隐患。只有在出了问题时才会有人发现,在大家不知情的现状下,不知还有多少产品每天都在危及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。为此,“红海战略”理论存在着严重的隐患,当前这个时代已经是人类不得不深度思考竞争的副作用的时代了,厂商在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作为竞争力的同时,更要思考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。如果再不思考,将来人类社会将面临着更为深重的人为灾难。